第二个字是金的成语大全列表(2)
第2个是金的成语
    金在第二个的成语解释
- 敲金击玉 敲钟击磬。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。
 - 敲金戛玉 指演奏钟磬等乐器。也形容声音铿锵。同“敲金击石”。
 - 却金暮夜 指为官清廉。
 - 拾金不昧 金:原指钱财,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;昧:隐藏。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。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。
 - 试金石 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,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,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。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。
 - 铄金毁骨 比喻毁谤太多,使人无以自存。
 - 铄金点玉 熔化金属,玷污美玉。比喻毁谤为害之烈。
 - 燕金募秀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。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。
 - 炊金馔玉 炊:浇火做饭;馔:饮食,吃。形容丰盛的菜肴。
 - 赢金一经 指留下满筐的金银,不如传授一经。赢,通“籝”。
 - 真金不镀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用不到装饰。
 - 真金不怕火炼 比喻品质好、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。
 - 作金石声 金石:钟磬之类的乐器,声音清脆优美。比喻文章优美,音调铿锵。
 - 真金不怕火 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。
 - 真金烈火 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。
 - 酌金馔玉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,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。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。
 - 怀金垂紫 形容显贵。金,金印;紫,系印的紫色丝带。
 - 精金美玉 精金:精炼的金。纯金美玉。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。
 - 流金铄石 铄、流:熔化。形容天气酷热,好象金石都要熔化。
 - 镂金错彩 镂:雕刻;错:涂饰。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。
 - 量金买赋 指文章价值很高。
 - 摸金校尉 校尉:古代军官职称。指掠夺财物的军官。
 - 千金一诺 诺:许诺。一个诺言价值千金。指守信用,不轻易许诺。
 - 千金一笑 犹言千金买笑。花费千金,买得一笑。旧指不惜重价,博取美人欢心。
 - 千金用兵,百金求间 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。
 - 千金之家 指富豪之家。
 -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价值千金的皮衣,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积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
 - 千金敝帚 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微贱,却是十分珍贵的。
 - 千金一瓠 比喻物虽轻贱,关键时得其所用,却十分珍贵。
 - 千金一刻 形容时间非常宝贵。
 - 千金一壸 比喻物虽轻贱,关键时得其所用,却十分珍贵。同“千金一瓠”。
 - 封金挂印 指不受赏赐,辞去官职。
 - 黄金时代 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。也指国家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最繁荣的时期。
 - 黄金铸象 铸:铸造。用黄金铸造人像。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。
 - 挥金如土 挥:散。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。形容极端挥霍浪费。
 - 没金饮羽 指射箭入石,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。
 - 迷金醉纸 犹言纸醉金迷。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。
 - 千金买笑 花费千金,买得一笑。旧指不惜重价,博取美人欢心。
 - 腰金衣紫 腰中挂着金印,身上穿着紫袍。指做了大官。
 - 腰金拖紫 比喻身居高官。金,金印;紫,紫绶。
 - 纡金曳紫 佩带金印紫绶。指身居高位。
 - 怀金拖紫 形容显贵。同“怀金垂紫”。
 - 拖金委紫 佩带紫绶金印。比喻官高位显。
 - 珥金拖紫 珥:插;拖:下垂。插金珰,拖紫袍。指官位显赫
 - 黄金失色 黄金失去了颜色。比喻人倒霉时才能再大也不能发挥作用
 
第二个字是金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2个是金的成语接龙
    金在第二个的成语出处
- 敲金击玉 元·汪元亨《醉太平·警世》曲:“展嘲风咏月长才思,吐敲金击玉款言词。”
 - 敲金戛玉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三回:“见头场七篇,敲金戛玉,句句皆盛世元音。”
 - 却金暮夜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,途经昌邑,县令王密求见。至晚,以十金奉杨曰:“暮夜无知者。”杨曰: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谓无知者?”遂拒而不受。见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。
 - 拾金不昧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把家人名分扯倒,又表其拾金不昧。”
 - 试金石 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四折:“这里,端的,现放着试金石。”
 - 铄金毁骨 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。”
 - 铄金点玉 唐·吴兢《乐府古题要解》上卷:“皆自伤清直芬馥,而遭铄金点玉之谤。”
 - 燕金募秀 宋·范仲淹《上张侍郎启》:“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,蔡屣延才,铎宣百世之文,旌集四方之善。”
 - 炊金馔玉 唐·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平台戚里带崇墉,炊金馔玉待鸣钟。”